首页 > 招生信息 > 正文

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

2024-03-07 11:47:56 | 98招生网

今天98招生网小编整理了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

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

导语:高考志愿填报中,家长主要考虑得是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专业选择上,要学有兴趣、学有能力的专业,那么就要对专业信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专业选择的过程中,既要了解专业本身的设置特点、教学课程、未来走向,也要了解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的设置差异,专业水平。

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

高考志愿填报中通常所说的“专业”,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有人可能说的是“学科类”,比如说“经济学类”;有人可能说的是“专业大类”,比如说“数学类”,有人可能说的是“专业小类”,比如说“金融工程”。而实际上,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专业”是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1专业”三级来进行规范的。

“专业”和“学科”,学科评估对高校专业水平的间接评价

“专业”和“学科”是两个不同的称谓,同时存在于高等学校中。

一般地,“专业”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简称专业目录)的中的专业,主要针对本科教育;“学科”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中的学科,主要针对研究生教育。

在2012年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与学科目录中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专业目录的“专业类”,与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也可大致对应。因此,学科评估体系基本体现了专业的情况,学科评估结果,也可以间接地反映某所高校这个专业的办学水平。

一、专业设置,及文理科报考

1、专业设置: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专业”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进行了重新修订,其“学科门类”与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另外,新目录将专业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两类,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2、专业招生:不同的学科类(专业大类或者专业),会对应中学的文理科设置,招收文科或者理科生。不过,近年来“宽基础,大口径;方向细,深度深”的专业大趋势,以及跨学科的需要,和专业生源多样性的需求导向下,有一些专业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只招文科生或者理科生的`限制,变成了文理兼招。一般来说,文科专业,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

理科专业,主要是自然科学学科,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

二、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学科评估

1、特色专业:2007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发布》,是根据国家需要,在优先发展、紧缺专门人才和艰苦行业中,选择相关若干专业领域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能力,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特色专业。

这类特色专业,是考生报考可以重点关注的。它除了国家需要外,也是院校的专业能力所在。

特色专业相关布点,可以参考“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的“专业栏目”来查看。预计十一五期间,将择优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的特色专业建设点。

2、重点学科开设院校:教育部2007年公布了国家重点学科中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名单,一般来说“实力强、产出多、投资大”,间接地反映了一所院校在该学科的被认可情况,是考生选择专业时队院校专业水平的参考。

重点学科名单,可以参考“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的“专业栏目”来查看。目前共有72个一级学科,总计在84所高校,开设286个点(部分高校开设多个一级重点学科);共有303个二级学科,总计在181所高校,开设677个点(部分高校开设多个二级重点学科)。

3、学科评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

这个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所需数据由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布的公共数据和参评单位报送的材料构成。

这个评估,能较有价值地反映院校的专业办学水平,可以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

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

高考志愿大类专业怎么报 什么是按大类招生

一、什么是按大类招生 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时再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专业统一以“数学类”招生,考生若心仪3个专业中的一个,就只需要填上“数学类”即可。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面对眼花缭乱的专业会感觉到选择的困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相当的盲目性,不了解大学的学科设置,对自己将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没有成熟的想法。而了解大学、了解自己都需要时间。通过按大类招生进入大学以后,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下的各个专业内涵,边学习、边选择,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 “按大类招生”要注意什么
报考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本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看清所报学校的招生专业,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否包含在某“大类”之中,以免漏报、错报。

按大类招生虽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考生在报考时有些问题一定要谨慎注意。比如不同高校的同一大类招生所包含的专业可能不一样。

比如高校A大类招生的专业包含1、2、3个专业,B高校同一个大类招生包含的专业可能是1、3、4、5专业,这时候你目标是2专业,就不能轻易报考B高校。

其次,考生还得了解一下各个高校大类招生未来的分流方式及走向,有的高校分流比较人性化,考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的高校则只看成绩,可能只看一次分流考试的成绩。

这样不同的分流方式也会一定程度影响考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因此千万要引起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

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

2022按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 怎么分专业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先统一学习基础课,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最终确定所学专业。

什么是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来说的。

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

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统一以“植物生产类”招生,考生若想选择其中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植物生产类”即可。

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有的是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学校要求、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98招生网

2022大类专业怎么分专业

“大类招生”是近些年各大高校实行的一种新型招生模式,简单的说就是高考时按照学科大类招生,进大学后上完一两年基础课后确定具体专业方向。

虽然大类招生暂时推迟了专业选择时间,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降低要求。相反如果想要报考理想的专业,学生需要先跨进大类这扇“大门”,方能有机会进入专业这扇“小门”。

原本部分专业的名称就比较容易混淆,当隐藏在这些大类专业中时更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各个大类招生的细分专业。

以上,就是98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志愿填报专业大类和专业有什么区别”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