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2024-01-12 16:33:20 | 98招生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相关的问题,今天,98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2023年高考出现新变化,考生填报志愿的失误率更低了

2023年高考出现新变化

高考是学生前18年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整个高中三年的拼命学习,换一次考试机会,若是因为细节的疏忽影响高考结果,可能会后悔一生,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上大学是学生从小听到大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学习,家长的精心培养,高考成为学生们改变命运的机会,考出更好的成绩,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想要进入重点名校,除了高考分数,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报考。

每年都有考生,因为在报考志愿时粗心大意,失去了进入名校的机会,被普通院校乃至野鸡大学录取,让人难以接受,明明有更好的未来,却被报考所耽误。2023年高考出现新变化,考生填报志愿的失误率更低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高考成绩出众却被末流大学录取,这类报考失误现象不是个例

知识改变命运的最佳体现是高考,成绩高的考生可以争取含金量更高的院校,分数低的考生只能二本和专科之间纠结,这就是知识的魅力,走上高考考场的学生,基本都是经过12年寒窗苦读的学生,他们知道高考的机会有多宝贵。

时间推移到高三,就连班级中的吊车尾学生也开始拼命学习,不想未来落后太多,高考准考生成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高考结束后他们才能完全放松。

之前一年的高考中,一名考生发挥超常,考出了630分的好成绩,除了清北名校随便选,妥妥的名校生选手,原以为能迎来明媚的未来,却被报考志愿葬送了。

这名考生来自四川,想要报考本地的电子科技大学,一所985院校,以他的成绩,可以选择电子科大的王牌专业,但由于粗心,报考志愿时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当成了“电子科技大学”。

这是两所完全不同的院校,一所是985名校,一所是含金量不高的独立院校,等到考生发现时已经晚了,只能退学后复读,重新来一次拼命的高三,还要承担第二年成绩不如意的结果。

为了招生,很多不入流的大学喜欢碰瓷名校,利用和名校相近名称蹭热度,但却因此耽误了考生的未来,家长对此十分抵触,但架不住这类大学故意而为。

教育部传来消息,2023年高考出现新变化,考生报考志愿可以放心了

从校名、地址、校徽和招生网页上,有些大学总喜欢钻空子,加上部分考生和家长对大学了解有限,很可能会出现报考乌龙,为了整顿高校招生风气,教育部传来消息,2023年高考出现新变化,考生报考志愿可以放心了。 98招生网

由于部分地区将一二三本进行合并,报考时只有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之分,有些三本院校和独立学院,借此混淆视听,扰乱考生报考视线。

相关部门要求,高考在命名时要清晰分辨出院校等级,比如本科院校为“浙江大学”,后缀为大学,还有师范学院、医学院等,后缀为学院;而专科院校为“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后缀带有“职业技术”字眼。

对独立学院的校名也有要求,若是学院已经脱离本科大学,将不能再前面加上本科院校名称,避免考生出现报考乌龙,减少高分低录现象,可以让考生直观分清院校的等级。

最后禁止新设立大学、更改校名,在名称上加上大区字样,比如东北大学,这是老牌院校知名度高,但若是起个“东北科技大学”,不了解考生还以为是和华北科技大学齐名的大学,很容易造成误会。

报考乌龙事件层出不穷,高考生报考志愿一定要谨慎仔细

高考志愿报考的重要性不低于考试是,可每年都有报考乌龙事件,比如被被野鸡大学提档、报考失误看错院校等,虽然教育部门已有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考生在报考时谨慎仔细,尽量避免出现失误。

考生家长也要注意,高考结束到报考志愿之间,这段时间是野鸡大学频繁出现的时间,要注意尽量不要回复志愿相关的邮件、电话以及挂号信等等,除了清华北大,几乎没有大学提前预定考生,家长要多关注一下。

高考虽可以复读,但给考生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若不是因为高考失去或特殊原因,最好不要复读,考生和家长都要提前做好功课,避免出现考试或报考失误,做好万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让家长和学生头痛,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总是左右为难,举棋不定。而在近几年高考招生中,也出现了一些现象:有的学校(专业)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乃至4倍、5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甚至无人填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过于盲目,存在误区。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填志愿?到底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报记者综合了高校招生办老师、过来人、考试院专家的意见,归纳出家长和学生在填志愿前必须考虑清楚的12个细节问题:

(1)是否光考虑保证升学而忽略了其他?

很多家长和考生一般是把保证被所填报的学校录取作为第一目标,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能否升学,因此在填志愿上不愿冒不必要的风险。专家认为,这种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保证能够被录取的情况下,仍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优势能否通过所填志愿的专业得到更大发展,否则盲目为求录取而选择冷门专业,即使录取了仍可能后悔。

(2)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一些学生报考时总抱着非名牌大学不去的想法。专家指出,名校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如果仅仅是为了炫耀和光彩,而和自我兴趣的专业相去甚远,可能获得的是暂时的“面子”,得到的可能是终生悔恨。因此在考虑选择名牌大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的选择。

同时报考时也不能为求热门专业而忽视学校因素,例如同样的计算机专业就会因学校不同而专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不同。因此学校和专业对考生来说,都很重要,应该全面衡量。

(3)就业因素如何考虑?

一些家长和考生填写志愿,会把将来求职是否方便看得很重要,这往往是那些很有把握上线被录取的考生。专家认为,不考虑就业因素报考大学是不可取的,但如果把就业因素看得过重,而忽略个人的发展兴趣,就将得不偿失。同时很多专业的冷热都是相对变化的,有可能今年就业很吃香的专业,四年以后倒是乏人问津;而且孩子的性格也未必适合某些热门职业。因此,在充分考虑就业前景时,也要综合个人兴趣和发展潜力等因素。

(4)有没有考虑经济成本?

现在各院校都公布了不同的收费政策,可能对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学费成本问题不在话下,但是如果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一般就要考虑成本问题。专家认为,这类学生可以考虑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但前提是自己还喜欢这些院校和专业。不要因为经济而忽视了发展机会,而且现在高校都有一系列“贷款助学”政策,即使是经济条件不佳的考生也完全可以靠勤工助学或贷款赚学费和生活费。

(5)志愿是自己作主还是父母包办?

完全由父母包办填报志愿这是不正确的:一是不利于考生个性的发展,父母的选择未必和考生的意愿一致;二是不利于正确选择专业和学校,很多父母带有个人主观因素,甚至会比较盲从;三是不利于调动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比较好的方法是:父母的建议作为参考,考生自己最后定主意。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志愿也不应由学校或是老师包办,因为许多学校老师会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求“保险系数”,人为地将学生分成各种层次,这样容易降低考生的志愿标准。因此学校老师的建议也应只作为参考。

(6)是不是完全要按兴趣来填报志愿?

兴趣是填志愿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尤其是一些考生的兴趣不成熟时,如果以一时兴趣作为填报标准也会不妥当。因此,首先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兴趣,看看这种兴趣有无发展潜力、能否帮助自己深造或就业发展,要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再决定自己的选择。

(7)面对新增专业应该如何取舍?

今年增加招生新专业的学校很多,尤其是一些传统理工类高校添加了不少文史类专业。由于没有历年的参考资料,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等究竟如何,考生要在了解清楚后作出选择。特别要提醒的是,新增专业虽然年轻但并非就是冷门专业,像物流、会展等专业本身就是热门,因此报考者不要把这些新专业当成冷门专业来报考。

(8)没有读到最喜欢的专业怎么办?

部分调剂入学,或进校后觉得专业不对“胃口”的考生也不必紧张,因为你有二次选择的机会。一般说有两种途径,一是转系或转专业。今年有好几所高校在学生转专业方面推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有的放宽了申请条件,有的提高了转专业学生的比例。二是参加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等项目。在填报志愿前还要搞清考生能选读、辅修哪些学校专业或课程;对于所选读的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学校将给予何种形式的证明等。

(9)如何利用外省市院校的机会?

这几年来,外省市高校每年在上海招收考生,但本市考生中填第一志愿的并不多,这对考生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报考外地院校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首先,外省市高校在沪招生计划占上海市生源计划的10%左右,录取率相对较高;其次,这些在上海招生的学校大多是名校,专业也不错;对于那些处于录取边缘线上的学生,鼓励他们去外地上学,这是出于让学生有学可上的考虑。此外,到外地上学,更主要的是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10)报考走读院校(专业)要注意什么?

不少考生如果填报离家近的学校,会比较关心走读问题,但走读志愿并非人人能填,必须要符合要求。一般来说报考走读专业应该具备走读条件,家与学校的距离不宜太远,能解决住宿问题。同时需按要求填妥志愿表中“是否有走读条件”一栏,无走读条件,不要填报;凡被走读院校(专业)录取的,不得要求住读;不具备走读条件的考生即使填报了走读院校(专业),也不会被录取。

(11)选择高职志愿是否对你更合适?

近年的高考录取中,高职(大专)录取时经常会出现考生主动放弃、结果学校招不满的现象,原因就是考生不愿上高职。其实专家认为这是误区,因为近年来,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日渐凸显。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紧贴市场,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实行“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学生实践能力强。从目前的人才市场看,高职毕业生的前景较好,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具有操作技能的人才缺乏。对于一部分成绩平平、考本科危险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高职志愿其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12)志愿表填得不理想的话,还有机会再填一次吗?

考生正式填写的志愿表交到区县招办以后,就不能再行改动,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招生工作一环一环顺利地进行,也保证招生中公正的原则,这样是利于考生的。因此填写志愿表时应当谨慎和小心,避免出错。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如何科学地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考生能否进入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从而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慎重、科学地进行选择,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误区。以下是一些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的问题:

了解新高考模式和招生政策
今年有八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江苏、浙江)首次实施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以及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文理分科,更加灵活和多样,也更能体现考生的个性和特色。

新高考模式下,不同省市的志愿填报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有的采用“专业+院校”平行志愿。这些方式都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但也增加了填报的难度和复杂度。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当地招办公布的招生章程和指南,了解各个批次的志愿数量、顺序、规则等要求,以及各个高校和专业的招生计划、选科要求、录取规则等信息。

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导师。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专业,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还能够增加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满意度。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来选择专业和学校,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受到外界的影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这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找到方向:

参加职业兴趣测试或者咨询专业人士,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能力、适合领域等;
参考国家和社会对各个专业领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咨询往届毕业生或者在校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难度、方法等;
参观或者实习一些相关行业或者企业,了解各个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环境、要求等。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志愿梯度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位次,以及各个高校和专业的录取难度,将志愿分为不同的层次,以提高志愿的满足率和满意度。一般来说,志愿梯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冲刺层、稳妥层和保底层。

冲刺层是指考生填报的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或者排名高于自己的实际分数或者排名,是一种有一定风险但也有一定机会的选择。冲刺层的志愿可以体现考生的理想和追求,也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可能性,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盲目或者贪心,否则可能会导致滑档或者落榜。
稳妥层是指考生填报的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或者排名与自己的实际分数或者排名相当或者略低,是一种比较安全但也比较合理的选择。稳妥层的志愿可以体现考生的实力和水平,也可以保证考生的录取质量,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保守或者平庸,否则可能会错失更好的机会。
保底层是指考生填报的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或者排名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分数或者排名,是一种比较谨慎但也比较保险的选择。保底层的志愿可以体现考生的谨慎和稳健,也可以避免考生出现空档或者退档,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低估或者浪费,否则可能会影响考生的发展潜力。
在设置志愿梯度时,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来决定各个层次的比例和范围,一般来说,稳妥层应该占据较大的比重,冲刺层和保底层应该适当控制。同时,考生应该在每个层次内部也要拉开一定的梯度,避免将相近或相同难度的高校和专业放在同一个层次内。

注意填报细节和技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和技巧:

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方式、程序进行填报,不要错过截止日期或者忘记保存、提交等操作;
要仔细核对自己填报的信息是否正确、完整、有效,避免出现错填、漏填、无效等情况;
要尊重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不要受到他人的干扰或者诱导,也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志愿信息;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如招办网站、高校网站、阳光高考平台、招办电话等,获取最新、最准确、最权威的招生信息;
要灵活运用各种选项和功能,如服从专业调剂、服从院校调剂、服从批次调剂等,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
要及时关注招办公布的投档情况

以上就是98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98招生网。
与“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录取和未来职业发展。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学校有助于提升个人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机会,并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填报志愿是一个提前规划个人发展的机会,通过认真考虑个人兴趣、能力和目标,合理安排志愿顺序,能够为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认真对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3-12-16 11:20:42
新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有哪些注意事项?
新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作为2022年的高考的考生,不仅要面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压力,还要面对志愿填报、选择高校这样的抉择,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口,高考该如何填报志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一、深入了解志愿政策学习政策、熟悉政策、吃透政策是填报志愿的前提。考

2024-01-05 02:15:28
2022年新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2年新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2年新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有哪些注意事项?在填志愿时一定要理智看待最新设立的专业,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热门专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也要对自己填报志愿的学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高考结束之后,在填报志愿这一方面考生都有很多的顾虑。一方面是不了解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以及院校。理智看待最新设立的专业。随着我国教育体系越来越完整,

2023-12-18 01:29:20
高考志愿填报应注意什么 填报技巧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应注意什么 填报技巧有哪些

2022高考志愿填报应注意什么填报技巧有哪些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想必考生一定都知道,有很人说如果志愿没有填报好,高考考的再好也是没用的,我就来告诉大家高考志愿填报时应该都注意什么。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要冷静、理智。考前报志愿的考生不知道自己能考出什么水平,复习正处于冲剌阶段,压力很大,往往不能冷静对待填报志愿。考后估分报志愿的考生担心估分不准,或者因为考得不好影响心

2024-01-11 04:19:47
福建省高考志愿填报步骤及注意事项(福建高考填志愿问题)
福建省高考志愿填报步骤及注意事项(福建高考填志愿问题)

福建省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步骤及注意事项填报志愿十步骤第一步:认真阅读招生计划填报志愿要以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登载的招生计划为依据,征求志愿计划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的为准。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认真查阅招生计划,了解招生政策。第二步:填写志愿样表将自己选择的院校及专业志愿填写到相应的志愿样表上(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认真进行核对,确保志愿信

2024-01-09 21:08:41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高考过后同学们都非常关注自己的未来,该如何填报志愿呢,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有哪些自我定位要准确,这是前提挑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自我定位,这是靠谱地填报志愿的前提条件。该怎么做,才能使自我定位准确呢?了解自己的兴趣所

2023-12-14 04:03:28
新高考模式下,填报志愿时你遇到过哪些问题?
新高考模式下,填报志愿时你遇到过哪些问题?

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作为2022年的高考的考生,不仅要面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压力,还要面对志愿填报、选择高校这样的抉择,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口,高考该如何填报志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一、深入了解志愿政策学习政策、熟悉政策、吃透政策是填报志愿的前提。考

2023-12-22 13:11:35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作为2022年的高考的考生,不仅要面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压力,还要面对志愿填报、选择高校这样的抉择,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口,高考该如何填报志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一、深入了解志愿政策学习政策、熟悉政策、吃透政策是填报志愿的前提。考

2023-12-23 13:19:46